元认知学习法

Posted by chengfeifei on March 31, 2017

博观而约取,得鱼而忘筌。

元认知概念

元认知:

  • 反映或调节认知活动的任一方面的知识或者认知活动
  • 为完成某一具体目标或任务,依据认知对象对认知过程进行主动的监测以及连续的调节和协调

知晓感:心理学家用它来检测你的元记忆,它是指在记忆提取失败之后,你相信某信息能从记忆中提取出来,但现在又提取不出来的一种心理状态。

元认知可以分为三类:

  • 元认知知识:认知那些影响认知过程和认知结果的因素,如知道人与人的学习方式的差异,知道刻意练习、知道如何选择更合适的学习材料等;
  • 元认知技能:主要包括计划、监测与调整等技能,如制定写作计划、发现写作计划执行不利,采取补救措施等;
  • 元认知体验:觉察和了解你的认知活动,更多侧重学习、认知过程中的情绪体验。

元认知知识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:关于人的知识、关于学习材料的知识、关于认知策略的知识。其中关于人的知识最重要,涉及到三类:1)关于自己的知识;2)关于个体差异的知识;3)关于认知水平的知识。在这三者上,你分别需要了解:

  • 关于自己的知识:人作为学习者与认知加工者,如何了解到自己的局限与人类作为整体的理性的局限?你的学习兴趣、爱好、智力水平与学习环境偏好是什么?典型读物如谈大五人格模型的《个性》一书与谈人类有限理性的《思考,快与慢》一书;
  • 关于个体差异的知识:了解你身边的人是一种什么样的学习方式?你们有何差异?如何相互借力?典型读物如谈别人如何影响自己的《态度改变与社会影响》一书与谈决策的《决策与判断》一书;
  • 关于认知水平的知识:知道记忆、注意、从小兵到专家各自有什么样的水平?以及知道影响各自认知水平的主要因素。典型读物如谈如何黑客人类大脑的《心理和脑》一书;谈德雷福斯模型的《程序员的思维修炼》一书。

心智黑客

学习要素

学习常常同时在三个层面同时发生:

  • 第一个是学习做什么:寻找好的技术、战略或合作伙伴;
  • 第二个是学习如何做:精炼并改进在某项技术、战略或合作伙伴上的能力;
  • 第三是学习期盼什么:调整绩效目标。

学习同时在三个层面发生,这一点是「反常识」的,与多数人的直觉违背。这也是绝大多数人学习效率低下,多数组织无法建立学习型组织的根本原因。它背后的原理是认知科学近些年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:心理距离。Science上2008年发的一篇综述值得参考。人类习惯将遥远的目标采取抽象化处理,忘记可行性;一旦开始实现较难的目标时,则又开始纠结意义。

元认知学习法的三要素:

  • 主题学习:在学习做什么上,用模式说话,一堆书大于一本书;一手信息大于二手信息;经典大于碎片;承载信息的人大于信息。
  • 深度学习:在学习如何做上,用深度说话,偏见大于平庸。
  • 行动学习:在学习期盼什么上,用作品说话,输出大于输入;用行动说话,实践大于围观。

四个好模式

一堆书大于一本书

做任何事情,解决一个难题,要思考如何批量解决问题。所谓知识,无非是信息。人类大脑有很强的模式处理能力,它能快速地将两个人不同之处找出来,这份能力太强大了,所以做任何一件事情要拿到好的答案,要思考如何批量。

好书与好书会相互竞争。假设你要学习认知语言学,作为一名之前是从来没有接触过它的新手,那么你第一步是买数十本认知语言学教材。拿着不同的教材,你看不同教材反复在讲什么问题,你就很明白该学科的核心知识体系了。不同书籍反复出现的新鲜词汇即为学科基本术语

主题学习是快速进入任意一个领域的最好办法。如果将上述方法推广到学习任意一个学科,就是快速学习任意一个学科的「最小知识法则」。学习任意一个学科,你都问自己三个问题:

知识的源头

以认知语言学举例,认知语言学它最早是解决什么样的问题而诞生?认知语言学它是因为什么样的背景诞生的,有什么样的东西在支撑它这一门学科的成立?因此,此时不要去看它现在的教材,而是要看它最原始的那一本著作。认知语言学是莱考夫1980年写的那一本《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》。读后,大体会明白认知语言学是因为「范畴与范畴化」而诞生。

核心话语体系

某个学科它因为某个原因诞生了,那么它必然是有自己的一套跟其他学科不一样的话语体系。比如认知语言学,它跟「认知修辞学」与「认知心理学」就是不一样的思路。那么它的侧重点是什么?仍以认知语言学为例,我们大体会明白,它关心「基本层次隐喻」作为人类的基本思维方式。

二级推演体系

任何一个学科,只要它产生了一个只属于该学科的特殊话语体系,那么,这个话语体系会延伸到下一个层面,推演出二级话语体系。咱们就要明白认知语言学的这个二级结论是什么。这就是「象似性原则」与「经济原则」相互冲突,导致人类心智与语言的一些有趣之处。比如我们的语言习惯一定是有生命的大于没有生命的;人类先于动物;阳性大于阴性。比如咱们只会说美女与野兽,而不会说野兽与美女;只会说夫唱妇随、男耕女织,而不会说女耕男织。

如果你掌握了某个学科的三个最小知识,你就容易理解该学科的全局,不至于被它枝节带歪路。但是,功夫在诗外,任意一个学科都存在「知识的诅咒」。此时,我们需要跳到掌握任何一个学科的第四个问题:

其他学科它是怎么看待这个学科的大问题。

一手信息大于二手信息

同样,区分一手信息与二手信息也可以沿着这三个维度去区分:「最小模型」、「最小故事」、「最小行动」。

对于最小模型,主要看其抽象级别,视野开阔程度,是否足够高屋建瓴。怎么判断文献特别重要呢?有三个简单办法:

  • 作者的重要性:比如【H指数】
  • 文献的引用次数:比如【Google学术引用次数】
  • 文献的学术社交媒体影响力,比如【altmetric分数】

【H指数】,比如,丹尼特的H指数

【Google学术引用次数】,比如,丹尼特这本书被引用9次:

【altmetric分数】,将这个页面的书签拖到Chrome菜单栏上即可。

以这篇文章Is working memory training effective? A meta-analytic review为例:打开网页,然后点击Chrome书签栏上Altmetric it。我们获得了一个分数,以及获得了全世界主要的媒体、博客、推特们对这篇文献的讨论。如下图所示:

对于最小故事,则看其影响人类社会的程度,能否作为故事广为流传。比如在今天,是否在TED全球大会讲过故事,侧面反映科学家实力。当然,最好的「最小故事」来自历史上的人物传记。

无论模型还是故事,都是他人见解。串联理论到实践,生发自己的行动,就需要「行动」。行动科学将仍然在系统内的改变称之为「第一序改变」;将跳出系统之外的改变称之为「第二序改变」。 比如老师越是关心问题少年,问题就越多;而老师有意忽视学生,反而重新获得对方的重视。这就是行动科学的「第二序改变」带来的神奇效应。

因此,可以沿着这三个维度,去区分一手信息、二手信息:

  • 是一手的模型与否?抽象级别是否足够高?
  • 是一手的故事与否?是否制作了某个广为流传的新故事内核?
  • 是一手的行动与否?是否提供了某种新型「第二序改变」?

经典大于碎片

如果将知识理解为大海,在任何一个世纪,都存在一些优先级别更高的学科,是为「元学科」。潺潺溪流,肆意大海,更多学科由此生发。某种意义上,「元学科」是学科的学科;知识的知识;方法的方法;技能的技能。

在二十一世纪,最重要的五大「元学科」分别是网络科学、认知&神经&心理科学、计算机科学、数学与诗学。这五大元学科,有着三大共同特点:

  • 其一,有一个足够简单的规则,能够描述事物的次序与组成;
  • 其二,这个足够简单的规则,能够以小容大,兼容无穷大的差异化;
  • 其三,它能投射到尽可能多的世界。

开智正典

承载信息的人大于信息

信息过载的解决方案是什么?就是信息不重要,信息承载人才最重要,你得去和时间最前端的人群连成小社群。

尽量去做更难一点的事情

深度学习,难在它需要你发现深层次的因果联系。马奇将人类从经验中获取智慧的模式区分为两种:

  • 一种是低智学习,是指在不求理解因果结构的情况下,直接复制与成功相连的行为。
  • 另一类是高智学习,是指在努力理解因果结构并用其指导以后的行动。

深度学习,难在需要你将知识内化为本能。为什么你是新手而不是专家?作为新手,你与专家最大的区别在于对方掌握了大量内隐知识。

深度学习,难在你是孤独的。借助于主题学习,你可以快速掌握任意一个学科的要义。此时,你拥有的知识,往往是「司机的知识」、「低智学习的知识」、「外显的知识」或者众人皆知的知识。它难以构成你的核心竞争力。步入学习深水区,你将遭遇很多平台期,别无他法,需要硬扛着过去。如此反复反复。慢慢地,你的学习能力才会提升。

用作品说话,输出大于输入

如果利用认知科学的新发现改善学习,那么你需要在输出端需要增加难度,这就是「必要难度」理论。具体而言,认知科学家证实了以下常见必要难度现象的普遍存在:

  • 地点的必要难度:换个地点背单词,创造情景尤其是地点的不一致;
  • 时间的必要难度:放慢学习速度。工作记忆学到的内容,人们很快会忘掉,所以速度越快没什么好处,反而长时记忆更重要,所以不要在课堂上写笔记,而是六个小时后写笔记;
  • 分散学习的必要难度:长时记忆才是真正的学习,其中最优的间隔次序是5-10%,可以使用anki等间隔效应软件;
  • 交错学习的必要难度:学习不要一个概念一个概念的学习,而是在情境中反复交织、多个主题学习;
  • 提取的必要难度:可以利用生成效应与测试效应。生成效应的利用就是换成自己的口吻来重复知识点;对测试效应的利用就是记住,测试不仅是评估,更是记忆本身!

怎样才能更好地行动学习?两个高阶技巧:写书与里程碑。

在进入某个领域时,假设自己要写一本书。在这个过程中,反复思考:如果自己来写这本书,那么,这本书的体系会是什么样?有哪些打动我的地方呢?

所谓用作品说话,一个完成的作品大于一个没有完成的作品。而作品,就是你的一个又一个里程碑。这就是行动学习的第二个要点:你要有里程碑;你要赋予自己的行动或作品或实践仪式感。有清晰的开始、结束,这样你才能一次又一次提高自己的行动力。

创造好的作品,获得人生关键里程碑,你要有品味,你更不要试图中庸与平衡。一旦你清晰地意识到它是你的关键里程碑,要放慢节奏,最大感知它,并且赋予仪式感。

尽力而为,拼尽全力,结果不可预知,养成拼的习惯,此事不成,下事也会成,这就是柳井正的九败一胜。

跨越学习平台期

当今社会,经常面临庞大的信息量,如何将它们缩减与内化之后,为自己所用,是一个越来越重要的才能。让我们以TED作为示范,来说明一下元认知学习的三个要点:主题学习、深度学习与行动学习如何有机组合

第一步:主题学习

刚开始面对庞大信息量,常常不知道如何归类,此时,采用社会推荐体系是一个方法。我们查阅TED官方网站,发现恰巧他们也有playlist功能,比尔盖茨等人都分享了喜欢的TED视频。好的,按照自己兴趣,去翻阅一些列表:TED Playlists

虽然已经精简到百位数以下了,值得学习的TED视频仍然很多?怎么办?这也是在信息过载时代学习常常面临的情景:小的知识点实在太多了。光是一个体系之下的组块就常常上百。此时,你需要进一步精简,这就是主题学习:一次集中攻一个主题

第二步:深度学习

请注意,社会化推荐机制只是建立组块方法之一,它并不一定就是最佳方法。此时,深度学习更重要。

深度学习时,常常遭遇平台期。广度优先搜索侧重高阶抽象能力,符合人类天性,容易培养;但深度优先搜索,将遭遇很多平台期,不容易培养。登峰造极是分阶段的,需要你挺过一个又一个平台期。那么,为了挺过深度学习的平台期,你可以做些什么呢?建议如下:

  1. 增加知识树的抽象水平。你可以从视频到博文到科普著作再到专业教材再到一手论文。依次递增。视频往往给出一个最有趣的方向,但是并不清楚作者处在知识树中什么样的位置。此时,查阅作者原著与相关学科领域的论文,会更清楚作者的历史地位以及不足。伴随你习惯阅读更难的著作,此时,你可以直接阅读一手论文为主。
  2. 精细加工。做笔记等等都是精细加工的方法。写读书笔记,百千万,一定能区分开不同类型的人。顶级的精英学者都是看了成吨论文,写了一屋子笔记训练出来的。
  3. 意义编码。比如,刚开始对这个演讲者很陌生,慢慢地,查阅她、他更多材料,就对他/她形成了更丰富的认识。读书最爽的时候是,呀,那本书说过的知识,我怎么在这本书也看到了,我竟然搞懂了!
  4. 情景学习。有效学习是进入相关情景,找到自己的「学习共同体」,然后学习者刚开始围绕重要成员转,做一些外围的工作,随着技能增长,进入学习共同体圈子的核心,逐步做更重要的工作,最终成为专家。
  5. 有反馈的测验。对别人复述是个测验、写出来是个测验、参加正规考试也是个测验!

第三步:行动学习

假设你是一位开发者,通过上述文章的讲述过程,你马上会产生一些想法:

  1. 既然TED官方网站的播放列表很有用,那么,我是不是可以创建一个用于记录自己播放列表、学习进展的小的APP呢?它不仅支持TED,还支持其它类似于Courera等网站呢?
  2. 这个牛人讲了这么有趣的故事,我能不能写一封邮件给她,看大家有什么合作可能性呢?或者,纯粹地就是一个致敬?练习一下英文写作技能?